银行保险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管理 >> 银行保险
 
威海市支持全省首批再贷款减碳引导项目落地助推优化营商环境显成效

发布日期:2021-10-08 16:05 信息来源: 威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字号:[ ]


一、主要做法

(一)建立项目库确保碳减排与碳增汇“并举”。一是优化再贷款减碳引导的市场环境。为进一步推动威海市创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实验区,威海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发展绿色金融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制定《再贷款减碳引导项目明白纸》,开展业务操作培训,持续营造再贷款减碳引导的市场环境。二是引导实施金融绿色化改造。指导威海商行争创赤道银行,制定绿色信贷政策、制度和流程,并协调荣成农商行在全省率先成立绿色金融事业部,创新基于碳排放权、碳汇收益权等抵质押品的信贷产品。三是推动建立减碳引导贷款项目库。聚焦碳减排、海洋和林业碳汇等领域,积极推动地方法人银行建立减碳引导贷款项目库,为强化再贷款减碳引导储备优良资源。截至8月31日,地方法人银行已储备碳减排、碳汇贷款项目18个,金额1.7亿元。

(二)聚焦产业优势确保再贷款识别与发放“精准”。一是注重可操作性,实施标准化操作。明确再贷款支持范围为符合支农支小再贷款投向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绿色贷款和具有碳减排效应以及碳汇等领域贷款,并立足威海发展海洋蓝碳经济实际,重点支持海带、龙须菜等海洋养殖业领域碳减排和碳汇贷款。二是注重可计算性,量化碳减排、碳汇数量。引导金融机构和借款企业参考行业标准或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精准测算再贷款减碳引导项目的碳减排量、碳汇量。首批落地项目中,荣成农商行依托桑沟湾贝藻碳汇实验室、海洋生物碳汇研发基地、焦念志海洋生态经济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运用海洋碳汇数据库和清华大学海带碳汇计量方法,按照每亩海区海带养殖每年固碳量约4.25吨,每亩林地每年固碳量约1吨计算减碳情况;参考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价格测算远期收益,确定质押率和贷款额度。

(三)实行流程再造确保便利与安全“双赢”。一是贷前实施额度、办理双优先。对地方法人银行减碳引导项目贷款优先安排再贷款额度,定向支持,地方法人银行提供“快审、快批、快贷”绿色通道,优先审批发放贷款,应贷尽贷。首批落地项目,地方法人银行仅用3天即完成贷款审批、质押登记和发放,办理时限较一般贷款至少节约2天。二是强化贷后管理。要求地方法人银行在贷款台账中添加“减碳引导贷款标识”,定期开展再贷款贷后核查,规范开展业务,按季评估再贷款资金使用的环境效益,评估结果纳入金融机构综合评价,有效发挥再贷款减碳引导作用。三是强化环境信息披露。鼓励地方法人银行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探索开展环境信息披露。4月威海商行发布《环境、社会及公司管治报告》,披露2020年度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绿色运营措施、绿色金融服务、环境表现等信息。

二、取得的成效

(一)成功支持全省首批再贷款减碳引导项目落地威海。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撬动作用,激发了地方法人银行支持低碳领域的积极性,先后开发“海洋碳汇贷”“林业碳汇贷”“光伏贷”等十余款绿色信贷产品,引导融资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8月19日,运用再贷款资金支持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荣成孚达苗木繁育基地等4户企业采购海带和苗木,金额合计9700万元,企业每年固碳量可达44.2万吨。

(二)进一步缓解低碳企业融资难贵问题。使用碳汇收益权质押融资解决企业缺乏传统抵质押品的困扰,在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质押登记节省企业费用,以央行资金低成本优势带动银行让利企业。本次支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21%,低于地方法人银行贷款平均利率2.19个百分点,据估算,可为企业节约综合融资成本约80余万元。

(三)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创建开展有益探索。“双碳”目标下,低碳金融是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低碳金融目前处于起步阶段,碳减排支持工具不能覆盖地方法人银行。再贷款减碳引导项目的落地有助于培育绿色低碳信贷理念,进一步深化了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创建,推动了地方法人银行低碳金融业务开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